目前分類:電影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wwhome_logo2.jpg

記得之前安東尼波登的節目說過,紐約米其林餐廳要價上百美元的餐,其實都不是出自那些大廚之手,而是廚房裡許多非法打工的墨西哥佬。

每年,中南美洲有幾十萬人試圖穿越邊境進入美國,「下一站,美國」,講的是一群teenager的故事。

當台灣的teenager正為升學壓力苦惱,或還沉迷在魔獸與萌系動漫時,十三歲的墨西哥倆好凱文和費多想的,是他們的美國大夢──他們要搭上大家叫「怪獸」的火車,前進Estatos Unidos!

alg_which_way_home.jpg

途中,凱文和費多遇見阿狗和他朋友,四人決定結伴同行。萍水相逢的,還有稚氣未脫的歐佳和佛雷迪,兩個都才九歲、因為要去明尼蘇達尋親而走到一塊兒。來自宏都拉斯的、是十歲的卡洛斯,還有要去美國找父親的羅薩里歐、艾洛伊…

他們當中,有的父親先去美國打天下,有的臨走前丟給妻小一個夢、卻從此一去不回。總之,他們身邊總有親戚、親戚的朋友、朋友的親戚…在美國賺錢。有人因為思親而偷渡、有人想幫家裡改善環境、有人因為跟繼父處不好,有的,像阿狗,根本連個家都沒有。

「偷渡」,對他們其實是很模糊的字眼。但他們很清楚如何執行這個計畫:火車到哪裡轉車、換車,哪邊的條子最黑最狠、到哪裡會有貝塔組織的人幫忙,沿路上經驗老到的大人,還會面授機宜。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旅途上的「怪獸」,不只是火車。

canvas.png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管弦樂團不會帶來和平」,巴倫波因這麼說。

從一開始,巴倫波因就很清楚,和平從來只是想像,只有了解,才有近乎和平的可能。而他選擇音樂作為手段,因為那是他唯一、也最熟悉的語彙。

normal_59119a7aef96f7097654e45e2bf1b0aa.jpg   

又到了年底影展季節,今年看了一些、也翻了一些片,除了「告白」,能讓我「心抽一下」的電影並不多;比較喜歡的幾乎都是紀錄片,像是「薩伊德的和平狂想曲」、「下一站,美國」、「我為琴狂」…

 The-Ramallah-Concert-Knowledge-Is-the-Beginning-West-Eastern-Divan-Orchestra-Barenboim-B000BS6YBA-L.jpg

「薩伊德的和平狂想曲」的故事從一九九九年開始,一個以色列猶太音樂家(巴倫波因),一個是巴勒斯坦學者(薩伊德),兩人找來以巴傑出的年輕樂手,共同組了「東西會議廳管弦樂團」,他們最終的希望,是回到自己的故鄉中東演出。

這場在拉馬拉(巴勒斯坦西岸城市,也是當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被圍城的地點)的音樂會,讓大家等了六年,薩伊德竟沒能親眼目睹,就在2003年過世了。

04.jpg  

中間的障礙不是沒有。特別是對向來只會用音樂發聲的音樂家來說,政治是太複雜的東西。片中有一場巴倫波因在以色列受獎的演說,他引用以色列獨立宣言,批評以色列藉著興建屯墾區侵佔巴勒斯坦領土的行為,結果當場和以國教育部長槓上。而樂團的樂手,一開始也避免碰觸以巴這塊最敏感的話題。一名小提琴手甚至在訪問時拂袖而去。

在阿根廷出生的巴倫波因,決定親自走一趟拉馬拉。他才知道,巴勒斯坦人每天要花八、九個小時,無數次搜身,才能走完以前只要十幾分鐘的路程,那種寄人籬下的痛苦。(因為以色列在每個重要路口設置崗哨,以防止所謂的恐怖攻擊。)他在拉馬拉的獨奏會上,一個巴勒斯坦女孩告訴他:「you are the first thing I saw from Israel that is neither a tank or a soldier.」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台北電影節  只看了兩部片
"新娘快跑"和"天堂此時"
都是巴勒斯坦電影
(是的 在百廢待舉的那塊土地上
還是有個叫"巴勒斯坦電影基金會"的機構
同時也是"新娘快跑"的製作公司)
 
天堂此時("Paradise Now")的DVD其實買了兩年了
為什麼有DVD還要進電影院看?
說來好笑  因為當初想都沒想  就在阿嬤爽下單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可以好好拍的一部片
"第十一個小時"卻能拍成這樣?!



本著政治正確的主題
原本這種片也是應該給他拍拍手
但純就紀錄片的觀點
這真的是一部很‧難‧看的片子

95分鐘的片子裡  充斥著刻板的畫面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不是今天親耳聽到、親眼看到,我還真不知道有這段歷史:原來許多大家熟悉的西部片,其實是Made In Italy

故事要從荒野大鏢客說起。是
1964年那部,不是最近幾個嘻皮老頭騎歐多賣的那部荒野大「飆」客。



正版「荒野大鏢客」,主角
”The Man With No Name”由克林伊斯威特主演,當年殺青的時候,我還沒出生,而直到今天,我才算是第一次看到電影。老實說,克老在裡頭還真不是普通的帥,完全無法跟現在這位慈祥老阿公聯想在一起。

至於導演也是一絕,薩吉‧歐里昂(
Sergio Leone)就是後來被請到好萊塢拍「四海兄弟」的那位先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看到那張布魯克林大橋的海報,大家一定就知道了。)可是在拍攝「鏢客三部曲」的第一部”A Fistful Of dollars”,也就是「荒野大鏢客」前,他可是連一句英文都不會講。加上預算拮据(20萬美元),當時電影中的西部場景,都是在羅馬近郊20公里、一處類似大峽谷的地點取景拍攝。除了主要演員來自美國,其他演員也都是義大利人,事後再配上英文對白。不難想像拍攝現場義大利工作人員和美國演員雞同鴨講的情況。(*註)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年頭,紀錄片如果有企業形象或政治人物的加持
通常可以賣得比較好
像無米樂、像生命、還有...
以高爾針對"全球暖化"演說為主軸的"不願面對的真相"

不過我想說的重點不在這裡
有越多人願意走進電影院  看這個議題其實有點沈重的電影 當然是件好事
但我比較關心的 是多少人走出電影院後 會受到影響
其實也就是片子最後列的checklist:"如何以個人之力  減緩全球暖化?"
好友阿君在部落格將重點整理出來  感謝她的借用(還附上中文翻譯)...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XD,現在的國片是怎樣?比起來,聖夏光年還算好的,我還在電影院,我要看一年之初可以爛到什麼程度…」
S:「你現在正在看嗎?不要氣到爆血管」
我:「我在賭氣,這部片有你討厭的各種元素:海邊、隧道…,我在等大叫和奔跑…」
S:「哈哈…」

這是昨天在已經不叫華納的威秀電影院中,跟一個編劇朋友傳的簡訊內容。走出電影院,我有被當潘仔的感覺。而且從盛夏光年、松鼠自殺事件,到一年之初,這種感覺一次比一次深——不連戲的離譜錯誤(反正小朋友有屁股看就拍拍手,根本不會注意到吧)、做作與不斷的囈語、還有像是小朋友剛拿到很炫的相機,拼命嘗試各種功能卻完全無風格可言的鏡頭(反正小朋友只要看到美美的鏡頭就拍拍手,根本不在乎意義吧)、講著沒有任何人在任何情境會講的台詞,你說這是Film Auteur?我說屁啦,去查字典!

要不是這場電影是贈票,我還真想叫威秀把國片輔導金屬於我的那部份還給我。不過我知道,那不甘電影院的事。只是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每部電影都要逼我看李康生的屁股?每部片我都得看摩托車在隧道奔馳?每部片都要到海邊大叫?難道拍黑道罵髒話就代表你貼近台灣底層的聲音?難道打手槍的戲就是挑戰禁忌?寫些意識流的台詞就是創造經典對白?我更受不了老是要教育(說難聽點是教訓)聽眾的導演,「觀眾是需要被教育的,我的電影裡有很多東西,他們要學習去看…」

我不懂,你明明看不起、甚至敵視你的觀眾,卻又需要提名的肯定,說早就放棄國片市場,卻又要拿新聞局的輔導金…我不懂這個邏輯。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我,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了...
感謝我那萬能的姪女湘婷,讓我夢裡都微笑...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上禮拜六,我報名了義大利文初級課程,在從義大利回來後。

『義大利初級課程』(Italian For Beginners)也是幾年前金馬影展的片。逗馬宣言的丹麥女導演作品。六個男女懷著不純正的動機,報名了義大利語課程。怎麼個各懷鬼胎法?看這部片的另一個名字『戀愛學分保證班』就很清楚了;說它是浪漫愛情喜劇,似乎太過於簡略,但它至少不像其他逗馬的片(我不會不喜歡拉斯馮提爾的片,只是每次看完都會很想死…),那麼灰沈陰暗。

好像很多名詞一旦冠上了『義大利』,或很多人事物一旦跟『義大利』發生了關係,都會多了一點喜劇效果。他們是生下來就帶有喜感的民族。

這也是我報名義大利文課程的不純正動機。我的生活太像台灣新電影,長鏡頭、缺少對白。那天去報名,小姐拿著制式的表格問我學義大利文的動機,我想告訴她:因為我需要誇張的喜劇元素刺激。那種抓了人就親、擋了路就罵;講話時手腳齊用;你以為在羅馬巴士逃票沒被抓是因為他們對亞洲女孩仁慈,其實純粹只是因為他們懶惰不想理你。義大利人是典型的獅子座民族,就像日本人是典型的處女座(不相信星座學的人一定又要從鼻孔吐氣了)。我的太陽星座在牡羊,年過三十後很不幸地、我月亮的處女性格卻越來越強勢。生活秩序未必一絲不苟、精神潔癖卻越發嚴重...所以我報名義大利文課程。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不知道走了什麼衰運 被我碰的電腦一台掛過一台
加上經濟拮据 又要開始過稿債纏身的日子...

勞工影展的牙買加紀錄片 翻得我有點心力交瘁
常常都是這樣 翻完route181也是
每天處理國際新聞 偶爾會寫到IMF、世銀和第三世界國家簽署經濟協議
但是美聯社、路透社並不會鉅細靡遺告訴你這些協議對當地人民的衝擊
(當然更不用說國內媒體追求的"標竿"-CNN)

雖然我從來也不相信世銀貸款對改善這些國家的貧窮有什麼幫助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什麼明明是一部浪漫唯美愛情電影,卻看得我驚心動魄、冷汗直流?
Se souvenir des belles choses—To remember the beautiful things—克萊兒在

慢慢失去記憶前寫在筆記本上的話。電影最後,她已經記不得她在松鼠療養院邂逅的

最愛。在她曾經美麗的字跡旁,是一張無法辨識的塗鴉。

非常慎重考慮去求診。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這部片的時候正好碰上阿拉法特過世。11/11到現在...還未滿百日

Route181是去年台北紀錄片雙年展(http://www.tidf.org.tw/)的特映。片名181的由來,是聯合國在一九四七年通過的181號決議案。這項在英美強渡關山通過的決議案,種下日後以巴衝突的禍根。因為它違反了聯合國憲章尊重人民自決的宗旨,將巴勒斯坦這塊土地的大部分(57%)給了少數的猶太人,而世居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的阿拉伯人的土地,卻從原來的97%縮減為43%。

半個世紀後,兩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籍的導演Michel Khleifi、Eyal Sivan,沿著181決議案畫下的虛擬國界、由南向北展開。270分鐘史詩般的影片中,導演訪問邊界沿線的以色列駐軍、屯墾區居民、巴勒斯坦難民,以及住在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有被以軍搗毀後的難民營,巴勒斯坦人控訴他們如何連夜打包行李、一個老婦哭訴「有誰願意自己小孩去當suicide bomber?」、有隨戰後大規模移民潮來到以色列的猶太,說她後悔當初幫以色列督察執行秘密任務、矇騙了包括她父親在內的猶太人移民以色列。也有猶太移民驕傲的訴說當時如何透過猶太基金會的幫助,將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變成以色列國土...對支持以色列建國的人,這部片或許頗刺眼,但它卻是由一段段真實故事串連,導演在拍攝筆記中有這麼一段話:

“Despite the tribal allegiances imposed on us, which we reject, and armed with our common experience, we decided to return to our country. By doing so, we wanted to unveil the geographic and mental reality in which the men and women of Palestine-Israel are living today.... Our aim was to break with the usual approach in which people, places or events are filmed only because they coincide with the filmmaker’s ideological disposition, where nothing is really illuminated other than already familiar political discourses or clichés on what is called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We wished to construct a film which resists the idea that the only thing Israelis and Palestinians can do together is fight wars until they are both driven to oblivion.”

這部片之前在龐畢度的紀錄片影展放映後,法國文化部即刻來函要求大會取消後面的放映,理由大抵是「片中隱含對以色列的敵意,將挑起已經高張的反猶太情緒」。這段話是否似曾相識?不奇怪,因為這又是以色列慣用的伎倆。在國內,他們透過媒體管制封鎖反以言論,在國外,他們利用勢力龐大的猶太團體施壓。不管是文化部的self-censor也好,猶太團體施壓也罷,總之文化部的舉動,立刻引來法國文化界人士的抗議,導演高達也力挺兩位導演。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失的左派革命

 

真是老了嗎?摩托車日記才開始不到半小時,我的眼淚已經無法自主的奪眶而出。諷刺的是,導演很努力營造戲劇張力的那場戲,也就是切格瓦拉在生日當天,堅持游過隔開醫院與痲瘋村的河流、與病患慶生的那幕,我卻沒有太大的感覺。

 

沒錯,切‧格瓦拉對很多左派憤青已經成了一種icon。可是在電影院時,我腦子裡不斷跳出來的卻是八零年代的「人間」雜誌。徒步走大半天到礦場,等著一開工讓工頭像點選貨品一樣的挑選、Sao Paulo的痲瘋病人、還有片尾那些面對鏡頭的非職業演員,一如Walter Salles在「中央車站」裡的那些角色。我知道可能有人認為這是對他們的另一種剝削,至少Roger Ebert就是如此,但這並不是紀錄片,而是電影。Ebert在他的網站中給了這部片有點令人洩氣的兩顆半星。他的理由是:切格瓦拉是個偽裝成共產黨的大右派。加入古巴革命後,他也成為自己批判的那種人,而這部片之所以討喜,全是因為它「政治正確」。這點我不否認,或許這是導演取巧的手法吧!可是活在現在這個世界,你還能從哪兒得到救贖呢?誰得到權力後能不腐敗?你又該選擇相信什麼?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因為Ethan Hawke的before sunset要上映了 忽然心有所感...)

從sunrise到sunset 過了整整十年 猛然被提醒了自己的年齡
還記得那年看Dead Poet Society的時候 還是高三
模擬考完摸到西門町 戲院只有幾個學生觀眾
可能是很有感覺吧 前面的建中學生 片尾激動得起立鼓掌
雖然我記得自己看到Keating站在桌子上念詩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也偷偷掉了幾滴眼淚
但建中學生的真情流露 還是讓我有點尷尬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