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我知道我很愛生氣,可是那天看到朋友塞過來的建商廣告、上面印著民國百年的捷運圖,雖然提醒自己膽固醇指數已經飆到218,我還是不禁火冒三丈、從捷運台大醫院站出來,一路罵到濟南路的台大校友會館。

搭過香港地鐵的人就知道,他們所謂的「轉乘」,乘客只需從月台的
A側走到B側,即使在尖峰時刻人潮洶湧、讓你得像四分衛般衝鋒陷陣,腳程最長也不會超過十公尺。再看看我們的捷運,從淡水線轉乘板南線,你得上(好幾層)樓、再下(好幾層)樓;不熟悉捷運路線的人,還得拼湊解讀台北車站迷宮中,那些中英文都看不懂的標示、到底代表什麼意義。至於木柵線和板南線的轉乘更離奇了,哈,全世界大概找不到第二種轉法,因為這兩條壓根是不同的系統!

好,這些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想我們賠了馬特拉多少億?)住台北的人大概都知道了,說說我看了這張捷運願景圖的新發現好了!

原本,我以為等捷運
(包括機場捷運)民國110年全部貫通後,台北市將像東京一樣、會有山手線那樣的環狀線繞行台北盆地。對不起,並沒有。所以,如果我想從公館到信義計畫區(這是兩個人口密集區,這樣的想法很合理吧?況且那段基隆路爆容易塞車,我實在不敢想像馬英九那顆偉大的台北鳥蛋蓋好之後會是什麼樣子!?),根據我們的捷運願景圖,從公館到信義計畫區,地圖上短短的距離,我必須先坐板南線到台北車站,再轉乘南勢角線到公館站。

另一項發現是繼棋盤式公車後,民國
110年我們還將有棋盤式捷運!(想必捷運局的人都很愛下棋?)沒錯,一條南京線、一條忠孝(板南)線、一條信義線,在市區路段彼此平行。請問,那當初規劃棋盤式公車的用意是什麼?

還有偉大的機場捷運
(就是圖中向西往五股泰山延伸那條虛線)。一般人、或者我們這些死老百姓卑微的想法應該是,從「中正」,喔不,現在要改叫「桃園」機場將會有一條「快線」直通市中心。果然捷運局的人真是天賦異稟,思維模式都跟人家不一樣,從松山機場到桃園機場,你得先搭內湖線到忠孝復興站換板南線,再到火車站換五股線到桃園機場,既無法分散台北車站的流量(當初為什麼規劃小南門線?不就是要疏散台北車站的人潮嗎?現在咧?),要我提著大包小包行李搏命走這段,我還不如直接搭機場巴士。

我不懂,我真的不懂。明明那麼多城市的捷運給他們考察了,為什麼我們百年捷運的「願景」還會設計成這副德行?這就像班上資優生都把考卷給你抄了,你還是抱鴨蛋回來。難道我們的捷運局只會發行紀念悠遊卡?然後讓越來越多的廣告媒體,轟炸乘客的視覺和聽覺。從一進站的燈箱廣告,下手扶梯後的「蜜蜂」電視,視線往上移,連(
別忘了,有時候你連樓梯台階都可以看到「XX日,最後一戰」、「XX日,真情相遇」),好不容易躲進車廂,對不起,列車門兩邊的玻璃靠背還有讓你「舒服」一整天的「隱形眼鏡」廣告,一抬頭,又是補習班、信用卡拉客圈圈叉叉

或許真是我太愛生氣,只是我不知道,這樣的要求很過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i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